淮南市妇联主动融入平安淮南建设工作大局,以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为契机,携手公检法司等部门,打造“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以“小家和”促“大家安”,打造基层治理“淮南样板”。
一、主动“融”入,构筑维权服务“一站式”
主动对接综治中心,将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平台受理,多个部门联动”的维权工作格局?;越尤嗣竦鹘馕被?、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社会组织,整合家庭教育讲师团等志愿服务力量,组织婚姻家庭辅导师、律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人员15名到12338妇联维权服务阵地值班,打造妇联+行业部门+社会组织+志愿队伍的维权模式,切实形成1+1>2的多方协同效应。
各县(区)妇联以常驻、轮驻等形式,选派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妇联干部、执委进驻综治中心,设立12338维权服务专窗,为妇女群众提供信访接待、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一站式”维权服务。在综治中心亮明“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标识,明确入驻阵地职责任务和工作人员职责,建立运行机制和信访接待制度。
二、用心“调”处,打造婚调服务“她品牌”
“麻烦你们帮我联系下他,问问他对待我们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态度!”一天,八公山区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在镇妇联和“心声驿站”调解员多次耐心劝说下,双方重归于好,承诺在今后的婚姻家庭生活中改正各自的问题,重拾家庭昔日的温暖。“心声驿站”是八公山区打造的婚调品牌,进驻区综治中心后,积极吸纳综治中心人员加入,壮大基层婚调队伍,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淮南市妇联指导基层抓住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契机,聚焦阵地建设和人才资源整合,打造一批“谢大姐调解室”等各具特色的基层婚调品牌,构建一支“妇联干部+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社会专业力量”队伍,引入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师协会、矛盾调解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室等专业组织,由妇联干部、律师、婚姻家庭辅导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等组成的专业队伍定期驻点,并在调解过程中为受助者提供情绪疏导和创伤修复支持,为来访群众解“事结”,化“心结”,整合专业力量,切实打造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的坚强堡垒,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三、综合“治”理,建立风险防控“长机制”
联合公安部门,建立警情风险等级评估、信息共享与研判协作、婚姻家庭纠纷联调共治、“妇警联巡”等机制,推动当事双方“事心双解”。将婚恋、家暴、性侵等侵犯妇女儿童权益问题排查纳入社区网格员排查职责,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分类建立信息台账,精准评估定级。联合市委政法委等多家部门,探索建立维权联席会议机制、家暴警情联动、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做到“风险隐患联查、信息情况联通、社会干预联治、依法处理联动、舆情应对联处、社会救助联手”。
截至目前,“妇警联巡”机制已累计梳理排查家暴类警情2269起,婚姻情感类纠纷警情4219起,妇联联合公安机关电话或上门回访警情6488起,化解纠纷6693起,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四、源头“预”防,拧紧千家万户“平安阀”
加强普法宣传。开展十大维权优秀调解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为各级妇联和婚调员提供调处方法借鉴。深化“法治淮南巾帼在行动”,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妇联组织及三新领域妇联万名妇联执委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徽姑娘普法”宣讲团专家开展普法讲座、法律明白人培训、以案释法等活动2000余场次,法治宣传实现“五进”(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网络)。
市妇联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主题活动,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举办集体婚礼,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开展“皖美之约 南得有你”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在县(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开展家庭教育点单送教服务,推动形成向善向上、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风尚,从源头上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