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快餐二维码-500一晚同城约茶,小妹300联系电话,100元泡妞电话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之窗 >> 家庭建设 >> 皖家●文明

合肥市包河区引导“村民”变“居民” 移风易俗家家乐

发布时间:2023-11-16 来源:合肥市妇联 阅读:571
字体:[    ]
?;な恿ι?input type="button" 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onClick="document.all('color_printsssss').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2022年12月,全国妇联办公厅确定合肥市包河区为全国妇联移风易俗试点县区。包河全区上下齐心协力,从婚姻家庭辅导、婚姻礼仪、婚俗文化、家风家教等方面全面发力,倡导文明、时尚、简朴、和谐的婚嫁新风,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润泽婚姻家庭。一起来看义城街道的树新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近年来,包河区义城街道围绕“弘扬时代新风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目标,积极组织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多措并举,切实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明力量。

滨湖新区发展至今,义城街道作为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累计征迁房屋面积370万平方米,涉及人口4.8万,实现从乡村到社区的逐步转变,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义城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着力点”,以群众生活为“切入点”,以文明新风为“落脚点”,扎实有效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

强化机制引领 多角度培育淳朴民风

聚焦全辖区参与,构建立体化移风易俗体系。

一是鼓励居民自治。通过推进居民自治,促进村庄融合转变成社区。义城街道迎淮社区以党建为龙头,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代替过去的村民小组治理模式,努力打破传统村落管理落后的局面;针对“楼道当仓库”“社区养家禽”等村民“洗脚上楼”所带来的社区治理难题,积极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群策群力制定新社区环境下的“居规民约”,引导“小农意识”转变为“居民意识”。

二是确保联系到位。过去村里红白事总要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搬到社区后,这样的旧习俗不仅增加群众经济负担,吹奏鼓乐等陋习也影响社区居住环境,因此,义城街道推动社区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凡遇群众家中大事,都主动上门宣讲,引领居民扭转陈旧观念,培养居民节俭养德新理念,减轻群众人情负担。

三是提升配套服务。乡村到社区改变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耕耘在垄亩之间变成穿梭在“水泥森林”中,对此,街道妇联开展春风行动,举办招聘会和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回迁村民特别是妇女群众,走出家门、就业创业,积极促进群众生产方式、行为方式“进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家庭和谐。

强化示范引领 多层次宣传文明新风

聚焦全领域宣传,构建互动化移风易俗体系。

一是建设文化阵地。“村改居”过程中,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是加快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义城街道积极推进迎淮社区打造婚俗文化墙,以“弘扬时代新风,倡导文明婚俗”为主题,对婚嫁文化起源、习俗礼仪、婚书演变和新时代文明婚俗倡议进行了详细展示,引导居民自觉遏制婚嫁高彩礼、流水席等陋习,在树立好家风中领悟婚姻家庭的责任担当。

二是发展文化教育。以社区为基地,婚俗文化墙为契机,多次开展文明婚俗宣导活动。从婚俗改革倡议书,到金婚故事分享会,再到新时代婚礼征文,以多种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婚俗新理念、家庭幸福新指标;建设群众文化广场,开展送戏下乡、电影放映等活动,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树立文化榜样?!按甯木印惫讨?,居民主体意识不到位,多数只是被动参与者,因此迎淮社区党委选聘优秀党员和群众,成立“红色小管家”和“红大姐”巾帼服务队,充实参与小区治理的群众力量;义城街道为市、区分配的大学生“社区小管家”量身定制工作岗位,用“源头活水”激活社区治理的年轻力量,提升社区管理的整体素质;开展“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先后涌现区级、街道级“最美家庭”8户,号召居民学习优秀家风,激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创新引领 多形式厚植良好家风

聚焦全方位推进,构建多样化移风易俗体系。

一是提供支持服务。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助力青年交友?;厍ò仓煤?,居住方式的变化增加了居民的“独立性”,青年的社交渠道变得狭隘,交友机会减少,为此街道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引导青年主动走出家门,认识同龄人,帮助青年“执子之手”,活动现场成功牵手5对,促进30余名青年互留联系方式。定期举办为老年人拍摄婚纱照活动,关注老人精神需求。受限于过去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辖区内多数老人只举办过简陋的婚庆活动,不曾拥有婚纱照,因此社区借助七夕佳节,举办老年婚纱照活动,帮助老人重温爱情的浪漫、弥补遗憾、留存岁月。同时也向年轻人传达了“与子偕老”的美好,倡导积极向上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

二是搭建惠民平台。从村庄到社区,原来的村委会职能慢慢弱化,群体分散性提高,对此街道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来提升居民的集体意识。聚焦妇联组织建设,汇集社区律师、医护、教师等多方资源,成立妇女儿童关爱小组、迎邻护学队、“向阳花”妇女增能工作小组和“启智筑梦·书伴成长”亲子阅读小组,围绕家庭教育、情感呵护和文化学习等方面,专业化、常态化地开展志愿服务、慈善帮扶及公益实践活动200余次,帮助女性提高就业创业技能,促进居民家庭关系和谐,培育向上向善良好家风。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按甯木印惫讨校嵘用窕厍ê蟮娜谌敫泻凸槭舾?,迎淮社区等持续完善协商共议、联合共管和多元互助的长效机制,促进居民尽快融入社区?;罱ㄓ谝槭禄?、“四员一律”工作站、“睦邻里”工作室等沟通平台,共计接待来访居民460余人,处理各类矛盾70余件,通过收集民意和协商共议机制,引导居民建立现代文明意识,提高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立爱心超市和爱心银行,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礼品活动,积分兑换让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人,从而激励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活动,用柔性倡导示范引导现代生活习惯的养成。


c_msg